强电智混逐鹿混动市场,东风Honda决胜新合资时代

admin 数码科技 2024-10-28 850 0

  “混动市场从没有最优的技术,只有最适合用户的产品。”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助理、新车型中心副所长龚熙指出,本田混动技术已走过27年发展历程,以“电驱动为主、发动机为辅”的技术特色,做到强劲性能与超低油耗兼得,这也是本田混动技术能够得到用户一致认可的关键所在。

  合资品牌在今天并不缺突围的“砝码”,依然具备新玩家们难以在短期内超越的技术实力、体系优势、品牌底蕴以及口碑积累。尤其像东风本田这样在智电转型中展现出了极大爆发力的选手,其未来的市场表现仍不容小觑,在新合资时代依然具备突出的突围潜力。

  10月24日,由寰球汽车集团举办的“东风Honda强电智混‘多快好省’技术解码”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与会嘉宾以“寰球圆桌会”形式,从市场发展格局、技术路线、竞争格局等维度围绕当下混动技术路线展开深入交流,并对合资品牌应如何回应当前新能源混动市场“大乱斗”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

  混动市场不能“唯指标论”

  近期,新能源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混动市场各种技术路线和产品层出不穷。从复杂的油电混合系统到插电式混合动力,从强调电池续航到注重发动机与电机的协同优化,每个品牌和企业都在试图寻找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定位,混动技术无疑已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竞争赛道。

  然而,伴随越来越多的车企进军混动市场带来了“内卷”加剧,也导致行业竞争的风向吹向了“唯以热效率论英雄”“只看数据不看实际”。对此,寰球汽车集团总裁李鸿武在致辞中呼吁市场应深度剖析“唯指标论”现象。

  “用户的真实体验是衡量技术价值的根本标准,如果忽视了用户的基本需求,只追求技术上的所谓极致突破与超越,距离真正的产品价值只会越来越远。在这纷繁复杂的技术路线中,回归用户需求,真正创造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才是通往未来的康庄大道。”李鸿武说道。

  “混动市场从没有最优的技术,只有最适合用户的产品。”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助理、新车型中心副所长龚熙指出,本田混动技术已走过27年发展历程,以“电驱动为主、发动机为辅”的技术特色,做到强劲性能与超低油耗兼得,这也是本田混动技术能够得到用户一致认可的关键所在。

  在国家信息中心汽车市场处处长丁燕看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始终是技术发展最为核心的出发点,在电池颠覆性技术出现前,续航焦虑、充电不便、冬季电池衰减及安全性等问题尚存,混动恰好能弥补纯电这些短板,结合各种使用场景,而以本田为代表的混动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之一。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政研咨询中心副总工程师朱云尧也表示,汽车最为核心的要素在于其稳定性、可靠性,真正的技术也不在于油箱做大一点,电池做大一点,而在于集成效率和整车的匹配。本田在可靠性、稳定性方面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在混动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其强电智混技术在技术上更为成熟,动力系统更为平衡。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汽车是一个耐用消费品,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保值性强,使用效果好。在未来换购用户为主的汽车市场上,品牌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是极其关键的,本田的产品保值率和品牌信任度,都会对其混动产品的发展带来很好的拉动效果。

  强电智混决胜新合资时代

  当前,混动市场增速已经超过纯电,关于混动技术路线先进性的讨论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从技术路线来看,混动分为并联式、串联式以及混联式,而以本田为代表的混联式深度融合了前两者的特点,能够让电机与内燃机更好的配合,实现动力与能耗的双赢。

  在清华大学壳牌清洁交通能源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副主任帅石金看来,发动机与电机混合用作车用动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满足未来严格法规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本田以电驱为主的混联构型是能够满足各种应用场景下全优体验的一种构型。在未来智能网联技术的加持下,本田混动技术将展现出的更优的全场景体验。

  据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新车型中心-强电智混技术工程师彭寅介绍,东风本田强电智混技术品牌下的最新技术成果已进化至第四代i-MMD双电机混合技术,拥有更多电驱场景、更快电驱响应、更可靠品质、更少的经济成本等“多·快·好·省”四大优势,该技术品牌下同时拥有e:HEV强电智混和e:PHEV强电智混两种技术。

  “从系统原理来看,本田混动系统的构造以电传导为主。把发动机发出的电和电池的电融合之后作用于车辆,相比于丰田主要通过机械力传递,本田的优势是切换平顺、静音性好。相比于纯靠电驱动的增程式,本田的核心优势在高速行驶时的能耗,减少了能量从机械-电-机械的来回切换损失,而采用发动机直联,油耗有着绝对的优势。”彭寅说道。

  东风本田强电智混技术也在一系列实地测试中不断证明了自己的过硬实力。日前,搭载强电智混的英仕派e:PHEV在北疆地区的媒体实测中,纯电续航成绩接近150km,达到了官标的182%,在同级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快速发展,加之新兴科技企业的崛起,汽车合资品牌份额日渐减少。但造车不是一时之功,而是需要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

  可以肯定的是,合资品牌在今天并不缺突围的“砝码”,依然具备新玩家们难以在短期内超越的技术实力、体系优势、品牌底蕴以及口碑积累。尤其像东风本田这样在智电转型中展现出了极大爆发力的选手,其未来的市场表现仍不容小觑,在新合资时代依然具备突出的突围潜力。(记者 郭涛/主办方供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