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涉思尔芯欺诈发行被立案调查 中金公司投行困局待解

admin 数码科技 2024-10-14 10 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昔日与中信证券一争高下的中金公司投行,正在陷入重重挑战。

  中金公司日前公告,由于涉嫌在思尔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中未勤勉尽责,公司于9月25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思尔芯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发行人在提交申报材料后、未获注册前,证监会查办的首例欺诈发行案件。此前证监会公布针对思尔芯的行政处罚,其被合计罚没高达1650万元。

  彼时,即有市场人士猜测,作为保荐机构的中金公司或将受到牵连。如今,思尔芯被罚7个月后,中金公司被查。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IPO节奏的收紧,以IPO见长,尤其是以科创板、主板项目为主的中金公司,成为此轮投行“低谷”中“受伤”更重者。

  中金公司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不包括投资收益在内,其投行业务亏损7.84亿元。

  与此同时,根据Wind数据,截至10月12日,中金公司年内IPO承销排名仅位列行业第七,较去年下降三个位次;而在2021年,中金公司排名仅次于中信证券。

  涉思尔芯IPO欺诈发行

  截至10月12日,今年以来中金公司仅保荐4家企业实现A股上市,这与2023年同期的12家、2022年同期的23家保荐数量相距甚远。

  屋漏偏逢连夜雨。除了IPO业务下滑,9月25日起,证监会对中金公司立案,原因是其涉嫌在思尔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中未勤勉尽责。

  思尔芯于今年春节被证监会出具行政处罚结果,合计罚没1650万元,处罚原因为欺诈发行。

  思尔芯本欲“带病闯关”冲刺科创板,2021年8月递交招股书,4个月后被抽中现场检查、2022年7月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思尔芯碰上了现场检查撤回照查不误的监管新要求,后被发现招股书造假——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1536.72万元,占当年度营业收入的11.55%;虚增利润总额合计1246.17万元,在当年利润总额中的比例更是高达118.48%。

  受此影响,思尔芯被判定为欺诈发行,也成为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发行人在提交申报材料后、未获注册前,证监会查办的首例欺诈发行案件。

  今年3月15日发布的新版《现场检查规定》明确,检查组应当重点围绕检查对象存在的相关问题对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执业质量进行延伸检查。而在此前版本中,没有延伸检查相关规定。

  这一规定发布后,即有市场人士预测,因IPO在途项目质量不合格而牵连被罚的券商投行或将明显增加。

  作为思尔芯保荐机构的中金公司,自然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因此,立案调查随之到来。

  在某资深投行保代看来,如果中金公司在思尔芯保荐中存在“包庇”现象等严重问题,可能会触及业务资格暂停。

  “投行一旦被暂停业务资格,相关项目进程难免遭到波及。相较于中小券商投行,头部券商投行手头项目更多,其业务资格受限导致的副作用也相对更大。因此,监管对头部投行暂停业务资格的决定会格外审慎。”上述保代表示。

  今年以来,被暂停业务资格的会计事务所时有出现,但投行业务被按下暂停键的券商目前只有华西证券一家。华西证券被暂停保荐资格6个月,源于其2019年保荐金通灵(维权)非公开发行股票,而金通灵于2017年-2022年连续6年财务造假。

  “思尔芯与金通灵问题存在相似性,但相较于上市公司金通灵,思尔芯并未成功IPO,其导致的实际危害程度远小于金通灵。如果从后果严重性来看,中金公司的最终处罚力度或小于华西证券。”

  Wind数据显示,目前由中金公司担任保荐机构的在途IPO项目共计17个,其中12个正在被中止审查。正常推进的5个项目中,1家(上大股份)正在发行,2家(华电新能、汉朔科技)已审核通过,另外2家(汉桑科技、湖州银行)尚处于问询阶段。

  IPO承销规模排名三年连降 

  除了被立案调查,如今的中金公司投行正面临重重挑战。

  截至10月12日,尽管其年内股权承销规模仍位居行业第二,但其此前引以为豪的IPO业务近年来排名却逐年下滑。

  2021年,中金公司IPO承销规模以989.22亿元位居亚军,较冠军中信证券的差距仅为92.20亿元。

  2022年,中金公司IPO承销规模降至528.63亿元,排名降至第三,被中信建投(556.90亿元)反超。当年,中信证券IPO承销规模上升,中金公司与中信证券的差距拉大至730.95亿元,中金公司IPO承销规模不足中信证券的半数。

  2023年,中金公司IPO承销规模(322.45亿元)再降一名排至行业第四,不及中信证券(500.33亿元)、中信建投(394.02亿元)的同时,被海通证券(466.15亿元)超越。由于2023年新上市企业家数较2022年锐减115家,各家券商IPO承销规模均显著下降,中金公司与中信证券的承销规模差距有所减小。

  2024年,中金公司排名再度下滑。截至10月12日,位次降至行业第七,除了2023年已经排在其前面的中信证券(72.53亿元)、海通证券(43.16亿元)和中信建投(43.69亿元)外,华泰证券(59.13亿元)、民生证券(38.96亿元),国泰君安(30.27亿元)亦反超中金公司(29.50亿元)。

  中金公司排名再降三个位次,源于其年内仅保荐4家企业成功上市,分别为科创板的合合信息、欧莱新材,以及创业板的星宸科技、美新科技。而在2023年同期,由中金公司保荐上市的新企业有12家,包括2家主板企业、7家科创板企业、1家创业板企业和2家北交所企业。

  以1月1日-10月12日计算,中金公司保荐上市企业家数在2022年达到23家以后逐年减少,2023年降至12家,今年则为4家。

  与之相伴随的,是投行收入的断崖式下跌。根据其2024年半年报,不包括投资收益在内,中金公司营业成本较营业收入多出7.84亿元。

  在受访保代看来,庞大的投行团队规模与高昂的人力成本,以及IPO布局上侧重主板、科创板等大项目,使得中金公司在时代性IPO降速之下所受冲击更为严重。

  根据中证协官网披露,中金公司当前保代共有497人,仅次于中信建投(598人)和中信证券(618人),位列行业第三。三家券商中,仅有中信证券投行上半年未亏损,中信建投毛利率转负,亏损6.85%。

  “与其他券商相比,中金公司海外团队,尤其是美股业务布局相对更多,人力成本因此相对更高。同时,相比于中信建投、国泰君安等,中金公司在北交所等小规模业务上布局偏少,更多聚焦于规模庞大的主板项目,以及市盈率更高的科创板项目。”受访保代分析道,“‘827新政’以来,除了IPO降速外,新上市企业首发募资规模、市盈率等同样缩水显著,这也使得主板、科创板项目更多的券商所受影响更大。”

  除了A股IPO业务,今年上半年,中金公司港股IPO业务同样下滑。根据其半年报,中金公司港股IPO主承销规模由去年1-6月的2.58亿美元锐减至1.01亿美元,降幅高达60.58%。

  不过,其港股再融资规模有所提升,由去年同期的4.83亿美元增至8.50亿美元。

  另外,其美股业务同样有所进步。中金公司上半年IPO主承销规模为1.47亿美元,去年同期仅为0.14亿美元;上半年再融资主承销规模2.50亿美元,去年同期颗粒无收。

  当前,对于中金公司投行而言或为利好的是,伴随9月24日“并购重组六条”的发布,一些投行人士认为,并购重组已经取代IPO,成为监管鼓励新方向。接下来,将有诸多原本计划IPO的企业转而选择并购重组之路。中金公司在并购重组业务上则具有相对优势。

  Wind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期间,中金公司境内并购重组交易金额均为行业第一,市占率分别为30.94%、32.16%、37.69%。年内表现暂时相对逊色,市占率降至10.40%,被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反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