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股会不会反转?好酒为什么贵?看达人如何“拷问”酒业专家

admin 数码科技 2024-10-13 7 0

“适量饮酒的适量到底是什么量?”“酒类股票值不值得入手?”“好酒为啥贵?”“不同品类的酒可以混着喝吗?”“配料表有大米就是工业啤酒?”

10月11日,在热闹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的第四届“问酒”论坛现场,伴随着线上线下白酒爱好者们抛出的一个个或专业或生活的热点问题,一众酒业专家学者也纷纷上演“抢话筒大战”。

该论坛再次以“综艺化”的形式呈现,超过2个小时、数十个问题,在“大咖问酒团”与“问酒导师团”的问答与碰撞中,为酒类消费者和投资者们答疑解惑。

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白酒股会不会反转?华创证券董广阳:年底到明年酒类板块有望提前见底回升

这个十月,最火爆的话题无疑是牵动一众股民心情的股市。

“十一”假期前,跟随A股的上涨,白酒板块大涨,五粮液(000858.SZ)、山西汾酒(600809.SH)、古井贡酒(000596.SZ)、青岛啤酒(600600.SH)等酒类股多次涨停;假期后首个交易日,白酒板块延续节前的涨势。不过,随后,白酒板块也随着整个市场出现调整,截至10月11日收盘,舍得酒业(600702.SH)跌停,泸州老窖(000568.SZ)、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世缘(603369.SH)、水井坊(600779.SH)等也跌超4%。

对于白酒板块的变化,股民们迫切地想知道:酒类板块国庆假期前的上涨究竟是反弹还是反转?值不值得长期持有?

“普通投资者做投资,一是最好是自己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领域;二是即使我买进去后可能会下跌,但最终能涨回来。在满足条件的板块中,酒是最符合的领域之一。”长期深耕资本市场的华创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大消费组组长董广阳坦言。

董广阳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在他看来,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很多酒类公司股价自上市以来上涨明显。酒类行业有非常好的商业模式,盈利好且持续增长;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

白酒板块未来走势如何?董广阳认为,白酒板块此前已调整较久,同时整个白酒产业短期也处于阶段性的调整期内,而白酒板块的调整肯定会比行业基本面的调整“快一点”,会“提前见底回升”。

同时,董广阳也观察到,随着中国市场投资逻辑发生变化,以前只看酒企的业绩高速增长就能带来股票上涨,但如今酒类行业正迈入平稳增长期,未来业绩波动性会变小。

此外,由于整个股票市场的增量资金会更倾向于投优质上市公司,因此在董广阳看来,基本上都是优质上市公司的名酒企业,即使增速放缓,只要能持续保持平稳增长,未来5年这些优质酒类公司的市值有望不断上涨。

配料表有大米就是工业啤酒?中国酿酒大师张五九否认:配料添加与否主要看口味需求

每年夏天,一杯冰啤酒,成为无数人的解暑神器。随着越来越多的精酿啤酒下场抢夺消费者“钱包”,下班后“喝一杯”也正成为年轻人的标配。

当配料表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焦点,要一眼辨别工业啤酒与精酿啤酒,关键是看“大米”?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酿酒大师张五九率先否认了这一说法。

张五九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酒是一种食品,食品开发过程中,配料都是根据要做的酒的口味来去确定的。在食品属性中,都是原料工艺等一起配合出最佳的风味,而不是加了某种原料就是高档酒,没有加就是低档酒。”张五九解释称。

在张九五看来,口味越淡的酒越难做,有人说低度酒不好,其实要真正把低度酒做好,是非常难的。“酒的度数越低,它在开发过程中受干扰的可能性就越大。就好比做红烧鱼和清蒸鱼,要求最高的肯定是清蒸鱼。假如你到啤酒厂去问,愿意做浓啤酒还是淡啤酒?他肯定告诉你愿意做浓啤酒,淡啤酒稍微有一点不好的味道,就很容易能尝出来。”

好酒为何都卖得那么贵?专家导师团:成本、品牌与稀缺性等缺一不可

白酒的主要原料是粮食,往往几斤粮食就能酿出一斤酒,对此,有年轻人存在疑问:为何粮食成本不高,但国内名酒都卖得很贵?

针对这一问题,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永光表示,一瓶酒从成本到市场价格,受到几个维度的影响:一是酿造成本,二是品牌影响,三是品质影响,四是包装成本,最后是税收因素。

黄永光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对于酿造成本,黄永光解释道,白酒的品牌与酒内在的品质有关系。内在品质来源是什么?一是原料,不同香型、不同品类的酒,其原料都不一样;二是酿造工艺,不同酿造工艺对酒风味、品质的形成产生非常大影响;三是白酒生产出来后在储存阶段的成本。

董广阳则主要从供需关系的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稀缺性”。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则表示,白酒成本构成“很直白”:首先是原料;其次是工艺,酿造技艺和酿酒师傅、酿酒大师,这些成本非常重要;第三是产区;第四是时间成本,好酒是存出来的;同时还有文化价值表达,以及市场的稀缺性,“这几个维度就构成了价格”。

白酒第13种香型要来了?中酒协理事长宋书玉:香型划分时代已过去,将迎来个性化表达

白酒众多的香型常常让消费者分不清楚。会上,有网红达人用“眼花缭乱”来形容对白酒香型的认知,他对此发问:中国白酒共能做出多少种香型?市场需要这么多香型吗?

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岩回应道,当前国内已出台了12种香型的国家标准,相关标准使得同香型白酒从生产开始到最后的产品质量都有标准可依。在其看来,中国白酒最大特点就是其生产工艺和产区的多样化,而人们往往通过品尝来区分香型的不同。

徐岩分析白酒香型的未来趋势时则提出,“今后,我们其实已不再需要向更多香型去扩展,而是应该把它变成自己的一个风格。形成风格消费者更容易记住其口感、品牌、质量”。

白酒的众多香型是怎么形成的?宋书玉表示,白酒的不同香型是行业前辈对于中国名酒工艺进行总结而来,是全国评酒的产物,第三届全国评酒会评酒才有了香型,1979年中国白酒才划分了香型,“香型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个科学总结”。

宋书玉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他转而说道,但“现在看我们的香型划分是不科学(的),完全是‘关公战秦琼’”。因为白酒香型划分有的是按香气大小划分,比如浓香、清香;有的是按食品特征划分,基于白酒有什么食品特征,如酱香、芝麻香;有的是按产品名称来划分,如老白干、西凤、四特酒的特香型、老白干香型、凤型等,“现在看不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

同时,即使同一种香型,由于不同品牌和地域,其特点亦有所不同。对此,宋书玉说,以浓香为例,不同产区、不同工艺、不同原料酿出来的酒都有着差异。“即便是同样的酿酒师傅换一个地方去酿,因为自然环境的变化,酿出来的酒也不一样。所以我们主张每款酒个性化。”

在他看来,中国白酒香型划分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个性化表达的时代已到来。“未来的香型很可能丰富多彩,也可能没有。但从个性化角度,我们主张每一个名酒、每一个美酒都酿出极致的个性化,消费者一闻一尝就知道是你。”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