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现入市?银行消费贷愈“卷”愈烈

admin 热点资讯 2024-10-11 11 0

  随着A股行情启动升势,银证转账出现了高峰,投资“杠杆入市”的现象随之而来。与此对应的是,商业银行消费贷价格愈“卷”愈烈,一路从一年前的4%降至3.5%左右,目前已部分的消费贷跌破3%,甚至2%的关口,远低于股票融资利率。

  严禁信贷资金入市,是监管“红线”。近期央行等监管部门以及银行机构纷纷发声,再次重申这一禁令,呼吁投资者理性投资。

  消费贷流入股市有多少?

  “最近贷款的人很多”一家国有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国庆节前前来贷款和咨询的客户数量大幅上升。

  伴随着市场对A股情绪反转,股市交易量持续攀升,部分投资者考虑“加杠杆”入市,甚至已经采取行动。利率较低、审批提款较为便捷的消费贷不免成为一些股市个人投资者琢磨的对象。

  “具体数据我目前不掌握,但确实从节前到现在都有客户陆续来问。对于款项的跟踪,我们会有大数据的贷后管理,穿透到关键转账的账户、关键字段和账户性质。如果是被我们追踪到进行银证转账,我们会第一时间收回该笔贷款。”一名大行深圳分行人士告诉记者。

  但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在实操里,借款人是很容易将消费贷提现或转至他人账户的。能被银行监督到出现异动的是小部分情况,银行会要求借款人上传发票等载明真实用途的消费凭证。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由于“严禁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是银行业监管明规,消费贷、经营贷等零售客户的贷款放款后,其转账资金并不能直接转入本人账户。一家银行的贷后资金监测并不能具备跨行追踪的能力。

  “也有客户从一家银行贷款后取现,到另外一家银行进行存款。” 上述大行客户经理亦观察到近期不少客户从他行提现进行他行存款。

  “银行信贷资金不能违规进入股市仍是金融监管应当坚持的一条红线。”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徐忠在近日发文强调,金融机构要强化内控和合规责任,对个人投资者提示风险,严控加杠杆,要严防信贷资金以消费贷等形式流入股市。

  根据10月8日央行主管的媒体金融时报披露,金融管理部门已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银行信贷资金严禁违规进入股市。

  近日,陆河农商银行、福州农商银行、麻阳农商银行、山东商河汇金村镇银行等农商行、村镇银行、农信社发布了关于严禁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房市等领域的声明,表示如信贷资金违规流向股市等领域,一经发现,将提前收回贷款。

  提额降价,消费贷“火拼”

取现入市?银行消费贷愈“卷”愈烈

  近期,有不少银行个人客户反映,多家银行手机银行APP显示的消费贷额度获得了提高。“去年申请还只有十几万元的额度,今年就站上了20万元。”家住上海的李女士近期发现,近期某家大行不仅将其消费贷的授信额度提高了,而且贷款利率也降价了,从去年3.55%的年利率降低到了目前的3.4%。

  即使如此,她去年一直想申请的这家大行的消费贷已经没有了竞争力。

  记者从前线调研发现,近期有城商行、股份行消费贷年利率下探突破了2%、3%,在优惠券加持下,达到了最低1.88%、2.88%的水平,另有国有银行的消费贷利率在打折优惠下也低至3.15%,直逼3%大关。

  实际上,趁着“金九银十”消费旺季,不少银行推出了各式提额降价消费贷促销活动。在额度上,某大行针对公务员以及国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可做到额度百万元,利率3.4%,但需要客户线下网点签约。记者从上海地区一家国有大行客户经理了解到,赶上9月底的季末时点,客户经理手中分发了不少利率折扣券,原本平均3.5%左右的利率,最低可降低至3.15%。

  然而,该大行经理也感到同业竞争的压力,客户经常货比三家。因为当前已有部分股份行的消费贷利率已破3,例如某股份行的一款线上申请消费贷产品,在随机分发利率优惠券最低可至2.88%的年利率。

  近期,也有华东地区的一家城商行推出了消费贷的“冰点价”,将利率打下2%的关口,最长30天可按照1.88%的利率计息。

  上述现象既有竞争因素,也有时节冲量的原因。为了吸引客户,不少银行推出的利率折扣和一些消费贷降价,一方面源于同业竞争、争夺存量客户的市场因素;另一方面,也为了冲高三季度末的贷款投放数据,推出的“限时优惠”,以及满额抽奖、返现活动。

  例如,上述某城商行1.88%的贷款利率,其要求客户须于8月29日至9月30日期间支用消费贷才能享受这一价格。另有一家城商行推出“限时降息”活动,即新客首借折扣年化利率可低至2.7%。

  当前消费贷的下探幅度大于LPR的下幅,在同业竞争下,零售贷款的价格是否会迎来拐点?

  对此,银行业人士多认为当前已进入买方市场,银行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

  从银行零售结构来看,由于房贷需求不足,按揭贷款“缩水”,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成了银行发力的主要方向。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首席专家曾刚认为,供求关系决定消费信贷零售资产的价格。目前市场的前端规模需求有限,而银行资金供给又相对充裕。而零售贷款价格是否上行,取决于市场需求,但当前市场需求端现在较为乏力,如果后续房地产市场回暖,消费贷价格或迎来修复。

  在曾刚看来,长期以来,由于房地产行业的支持,银行的零售贷款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主导,而个人消费贷、经营贷占比不高。可以说,房地产市场是拉动零售端贷款最主要的动能,但目前房地产还在企稳过程中,短期零售贷款快速扩张的可能性较小,按揭贷款带动银行零售信贷投放增长的空间不大。

  银行零售板块亟待“回血”

  在日渐陡峭的息差下滑线下,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压力陡增。今年上半年,银行零售净利润集体失速。

  记者此前汇总相关上市行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8家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中, 有10家银行上半年零售营收贡献占比下降。其中,渤海银行零售营收贡献度从去年同期的35.6%降至20.46%,同比下降15.14个百分点,降幅最高;平安银行次之,零售营收贡献度同比下降了8.7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不少上市银行的零售金融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二成,部分股份行的这一数据甚至为负。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零售业务非息净收入受限、零售业务收入成本比上升、零售风险上升、收益较高的信用卡和住房按揭贷款的占比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消费贷价格“火拼出花”之际,10月10日,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了存量房利率调整常见问答,当前房贷利率高于LPR-30BP的将统一调整为LPR-30BP,10月底前,各家银行将实施利率批量调整将统一调整。

  这也意味着各家银行需要对房贷这一稳定的优质中长期资产进行“提前割肉”。虽然存量利率调整有助于缓解提前还款潮带来的短期经营压力,但长期看,各家银行的零售业务压力需要深度调整。

  从长远来看,存量房贷利率压降后,各家银行零售金融需要开启其他盈利引擎,个人消费贷、经营贷,不得不冲锋在前。

  这从各家银行在其财报中对零售板块的布局措辞可见一斑,对个人住房贷款表述多为“保持稳定”,对小微贷款、消费贷款的表述为“推动增长”。

  一些上市银行在发布会上针对消费金融做出了一些表态。例如兴业银行在下半年针对个人消费贷款,要丰富平台类贷款的模式和产品合作内涵,加大对汽车等大宗消费品的融资支持。平安银行表示从考核体系、管护体系、财富管理体系,进行对零售业务板块的深度调整。

  上半年不少银行的零售贷款结构中,按揭贷款的占比出现下降,而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占比略有抬升。

  例如,工商银行上今年6月末的个人贷款比上年末增长2.1%。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的增速发力不少,分别增长了17.4%、16.7%,占比也分别由上年末的1.3%、5.2%提升至6月末的1.4%、5.6%。

  再如招商银行,截至6月末,该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36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了0.99%;与此对比,该行的消费贷款余额3777.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25.27%。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标签列表